学校新闻
【校友故事】向下扎根,向上生长——蓝梓豪的乡村振兴之路
蓝梓豪,2023届计算机信息工程学院毕业生,一个怀揣梦想与责任感的青年。自毕业后,他毅然选择返回家乡,将所学专业知识应用于实践,致力于家乡的农业信息化发展,为乡村振兴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向下扎根,向上生长”的精神内涵,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2018年退役后,学生本有机会去外地闯荡,但看到家乡阳春市三甲镇大垌村的发展机会,毅然决定留在家乡,担任村里的资料员。学生深知,科技是农业发展的关键,而家乡,正是一片等待被科技点亮的土地。
蓝梓豪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家乡农作物种植进行了深入分析,成功探索出脆蜜橘、百香果、香水柠檬及中科1号红松茸等适宜当地种植的作物。在他的带领下,乡亲们走上了种植这些特色农作物的创业之路。仅用一年时间,种植基地便迎来了大丰收,尤其是香水柠檬,产量高、品质优,深受市场欢迎。
(蓝梓豪田间采摘)
蓝梓豪的杰出贡献得到了广泛认可,他荣获了阳江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颁发的广东省“乡村工匠生产应用(种植技术)”中级职称证书,并被评为“广东省农村乡土专家”,同时晋升为村副书记。这些荣誉不仅是对他个人努力的肯定,更是对他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的认可。引进红松茸,用它来盘活村里的“冬闲田”。种植红松茸不需要施化肥、农药,不用大棚,只需利用禾秆、谷壳、花生壳等作为基质就可以。这不仅能提高冬季田地的利用率,还能为村民们带来增收。
在蓝梓豪的带领下,家乡农业实现了从传统到现代的华丽蜕变。他深知,科技是农业发展的关键。因此,他不断引进新技术、新品种,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同时,他还注重培养乡亲们的科技意识,通过举办培训班、现场指导等方式,提高他们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然而,高收益往往伴随着高成本和高风险。红松茸菌种的成本较高,每包加上邮费后成本超过20元,种一亩地则需要200多包菌种。为了降低风险,他不断拓宽销售渠道,联系镇政府、市政府寻求推广,同时走进酒店、超市推荐产品谈合作。他还尝试将红松茸加工为干品,延长保质期,降低滞销风险。
(蓝梓豪田间采摘)
功夫不负有心人,试种红松茸的第一年,收益就超过40万元。2023年,种植的15亩红松茸收益更是超过120万元。蓝梓豪的事迹激励着更多青年投身乡村振兴事业。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只要有梦想、有责任感、有勇气去尝试和创新,就一定能够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他的故事也告诉我们,向下扎根是为了更好地向上生长。只有深入了解家乡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才能够找到适合当地的发展之路。
他的故事并没有止步于此,牵头成立了广东稻香红松茸种植合作社,与村民签订协议,回购他们种出来的红松茸,并统一加工销售。还推动建成了农业采摘园,开拓红松茸和各类水果的采摘业务,让村里人气更足、产业更旺。并参加了广东“百千万工程”青年兴乡培育计划。这些经历让蓝梓豪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选择,对未来的发展有了更加清晰的规划。
(蓝梓豪参加广东“百千万工程”青年兴乡培育计划)
新的一年已经开启,很多计划还需要实施。蓝梓豪计划修建冷库方便储存新鲜的红松茸;与生物科技公司合作共同将红松茸肽产品落地;动员更多农户参与到红松茸种植中。并且坚信,红松茸产业一定会越来越红火。
(广东稻香红松茸种植专业合作社活动)
蓝梓豪表示,很感谢母校的培养和老师的教导,在校期间,不仅系统地学习了专业知识,并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逐步形成了扎实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这些经历锻炼了沟通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更感谢家乡这片土地和乡亲们的信任与支持,让他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梦想。
展望未来,将继续扎根家乡,他将用实际行动践行科技兴农的理念,只要我们有梦想、有责任感、有勇气去尝试和创新,就一定能够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学生深知,他只是乡村振兴路上的一个缩影,但相信,每一个青年都能成为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
作者:陈权丰
编辑:张志君
审核:王洪艳
【关闭】
http://www.gzhlxy.edu.cn
粤ICP备10044478穗公网监备案证第4401830100161号
广州校区:广州市增城广州华立科技园华立路7号 电话:020-82906888 云浮校区:云浮市西江新城云祥大道53号 电话:328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