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诈反诈,你我同行——防诈骗安全知识宣传

发布者:艺术与传媒学院发布时间:2025-03-20浏览次数:10

网络交易诈骗

诈骗分析

1游戏交易诈骗

 骗子会在网上发布有关游戏的交易,以买卖游戏装备、游戏账号、出售游戏外挂、游戏代练、解除游戏账号冻结等为由,诱导你在虚假游戏交易平台进行交易,让你以“注册费、押金、解冻费”等名义支付各种费用,并实施诈骗。

2租售互联网账号诈骗

 网络上高薪租买银行卡、微信账号的人实际是诈骗团伙,被买走的银行卡极有可能被用于洗钱,而账号则有可能被用于电信诈骗、网络赌博等违法犯罪行为。

安全提示

 游戏消费量力而行。不要贪图小便宜,游戏交易需要到正规交易平台进行。

 互联网账号是我们重要的个人信息,要妥善保管,不要因为一时贪念给自己带来严重的法律后果。


高价兼职诈骗

诈骗分析

1、骗取中介费

骗子以“高薪、知名公司”等噱头吸引正要找工作的大学生,接着以“中介费、报名费、推荐费”等理由要求受害人转账后卷款消失。

2强行收取押金

一些用人单位要学生支付押金后,找各种借口拒绝返还押金。实际上,向求职者收取押金是违法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不得以任何形式向劳动者收取定金、保证金或抵押金。

安全提示

不要随意找各种兼职,不要轻易相信招聘广告、中介机构的承诺,更不要随便交纳各种费用。对于兼职,可以关注学校官方信息或者向辅导员老师咨询。


社交诈骗

诈骗分析

1冒充熟人诈骗

骗子通过木马病毒窃取熟人社交账号密码,利用社交平台或微信、QQ,以各种理由向账号内学生的父母或亲戚朋友借款;或者以当事人发生交通事故、患病等为由,要求父母、亲戚朋友转钱。

2恋爱诈骗

骗子通过社交软件、婚恋网站等途径,伪装成高富帅或白富美,与大学生建立恋爱关系。在获取信任后,他们会以各种理由向大学生索要钱财,如“遇到突发情况急需用钱”“为了表达爱意送礼物”等。一旦大学生不再满足他们的要求,他们就会选择消失

安全提示

在接到熟人转账的要求时,务必通过电话、视频或当面核实确认,若暂时联系不上本人,可转而联系辅导员老师,不要轻易转账。

在网络交友过程中要保持警惕,不要轻易被对方的花言巧语所迷惑。对于刚认识不久就频繁索要钱财的人,一定要果断拒绝。


紧急应对措施

1立即止损

若已转账,要第一时间联系银行冻结账户,并拨打110报警。

2保留证据

截图聊天记录、保存通话录音协助警方调查。

3全员反诈

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开启来电预警功能;关注学院发布的防诈提示,参与反诈宣传活动。


如何增强防骗意识

1克服贪念心理

很多诈骗分子都是利用人们贪图小便宜或急于获利的心理进行诈骗。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看似容易的赚钱方式往往是一个陷阱。我们一定要冷静思考,克服贪念,仔细甄别。

2树立谨慎意识

在面对陌生人的信息和请求时,要保持高度的谨慎。对于一些不明来源的链接,也不要随意点击。

3核实信息来源

对于涉及金钱、个人重要信息(如身份证号、银行卡号、验证码等)的事情,一定要核实信息来源。

4注意网络隐私设置

在社交媒体、网络购物平台等地方,要注意隐私设置。不要随意透露自己的真实姓名、地址和电话号码等重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