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落实“学生在哪里,高校党的工作就推进到哪里”的精神,推进“时代新人铸魂工程”落到实处,努力构建思想政治工作新生态。电力与智能制造学院教师党支部积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扎实推进“儒雅电力人”——“三十本书·阅读工程”系列文化育人建设,开展了“党员教师走进一站式学生社区开展读书分享”活动,积极探索“党建+”社区育人体系建设。
窗外雨声淅沥,室内书香氤氲。在学生社区里一场别开生面的读书分享会正火热进行,教师党员吴世涛带领着五位学生党员和积极分子,共同徜徉于知识与信仰的海洋,其中,他作为思想引领者的角色尤为亮眼。
活动甫一开始,吴世涛老师便以其沉稳而富有感染力的分享,将全场的焦点凝聚在思想的高地之上。他分享的是《论习近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他着重分享了书中关于理想信念、宗旨意识、自我革命等核心论述的精神内核,并结合青年学生关心的现实问题,如个人成长困惑、专业学习与社会责任的联结,解析共产党员如何以及为何要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镌刻于心、践之于行。“初心不是虚无的口号,”吴世涛面对学子们恳切地说,“它体现在你们解答一道难题的坚持里,在实训车间一丝不苟的操作中,更在于未来投身电力建设时心中装着的人民用电安全与发展需求。在他的分享中,宏大的理论关切与现实的学习生活、职业规划紧密相连,点燃了在场学生们心中对党的认知和向往。
当谢威谈及《当代中国发展史》中改革开放的波澜壮阔时,吴老师引导大家思考发展背后的制度力量和领导核心;当大一新生杨岱升认真解读《党的基本知识》后,吴老师热情鼓励其持续学习、积极向组织靠拢;在谢凯帆探讨《20世纪末国外马克思主义纲要》中世界社会主义思潮的演变后,吴老师适时引导大家辩证分析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理解我们自身道路的独特价值和必然选择。这种贯穿全程的、互动式的思想点拨,让每一本书的分享都不仅限于知识传递,更成为了党育人过程的直观体现。
整个过程中,吴世涛始终保持亲切的姿态,认真倾听每一位学生的发言。当朱政伟沉浸在《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描绘的土地革命画卷中,体会到党当年为农民争取解放的坚定意志时,吴老师鼓励他将这种情感升华为对今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刻认同;陈文煊带来的《马克思中国化的问题研究》中共产党人的牺牲精神,让吴老师再次强调了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的重要性,教导学生们感悟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并思考如何在新时代继承先辈的奉献担当精神。
“在吴老师的引导下,书中的文字不再是抽象的理论,我感觉党的奋斗历史和伟大思想清晰了非常多,也明白了自己该朝哪个方向用力。”一位参与的学生在会后如是说,这印证了吴世涛老师带领学生向党靠拢的努力成效。
雨声渐歇,思想的交流却未停息。这场扎根在“一站式”学生社区的读书会,核心在于吴世涛这样有着扎实理论素养和育人情怀的党员教师,以其充满热忱的理论解读和紧密联系学生实际的引领方式,将阅读变成了一场生动的理想信念教育课,将师生共同阅读提升为党性锤炼的实践平台。他以书籍为舟,以语言为桨,载着青年学子在思想的海洋中,向着信仰的灯塔坚定前行,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种子播撒在年轻的心田深处,让电力与智能制造学院党建引领下的立德树人之路,充满了浓浓的书卷香与深刻的思想光。
粤ICP备10044478穗公网监备案证第44018301001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