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的画卷徐徐展开,一场深刻而温暖的思想洗礼如期而至。10月13日下午,经济管理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刘惠玲同志以《在历史的坐标中寻找青春答案——从抗战精神谈当代大学生的困惑与超越》为题,以鲜活的历史叙事与时代思考,为经管学院云浮校区全体新生带来了启迪心灵的“思政第一课”。

(刘书记讲课)
讲座伊始,刘惠玲书记带领大家将目光投向八十多年前那片硝烟弥漫的神州大地。刘书记以四个维度立体呈现抗战精神:家国情怀——从西南联大师生徒步三千里的文化坚守,到青年学子投笔从戎的报国壮举,诠释"苟利国家生死以"的崇高境界;民族气节——通过杨靖宇将军"草根棉絮铸忠魂"、狼牙山五壮士"舍生取义"的壮烈事迹,展现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斗争智慧——以平型关大捷中"小米加步枪"战胜机械化部队的经典战例,揭示战略战术的永恒价值;信念之光——通过《论持久战》的战略预见,彰显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洞察力。"那段烽火岁月里的青春选择,是用生命书写的时代答卷。"刘书记的讲述让历史焕发出直抵人心的力量。
针对当代青年的成长困惑,刘书记提出四重辩证思考:竞争本质——在"内卷"与"躺平"的二元对立外,构建"价值竞争"的新维度;选择智慧——于物质诱惑与精神追求之间,坚守"心灵海拔"的平衡点;信息甄别——突破算法茧房的桎梏,锻造独立判断的"思想免疫力";人生坐标——将个人成长轨迹融入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你们面临的不是选择的匮乏,而是选择的艺术。"刘书记充满哲思的解读引发深刻共鸣。
面对这些时代之问,历史的坐标给出了最有力的回答。刘书记指出,抗战精神,正是我们破解当下困惑、实现自我超越的一把钥匙。以“爱国情怀”锚定人生方向,超越“意义缺失”。将个人学业、职业规划与国家需要、民族未来紧密结合,人生的奋斗便有了深沉的意义和磅礴的动力;以“英雄气概”直面困难挑战,超越“内卷焦虑”。真正的竞争不是“卷”别人,而是战胜昨天的自己。像战士一样,在攻克学术难关、参与社会实践中磨砺真本领;以“坚忍不拔”应对不确定性,超越“精神内耗”。以强大的心理韧性和“久久为功”的毅力,在变化的世界中寻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和赛道;以“必胜信念”照亮未来之路,超越“眼前迷茫”。坚信时代向上、青年有为。把个人的“小目标”融入国家的“大蓝图”,你的奋斗便与时代的脉搏一起跳动。

(讲课现场)
最后,刘书记寄语: “大学是探索自我、求索真知、塑造未来的黄金三年。愿你们保持好奇,广泛涉猎,在阅读与实践中找到心中所爱;勇于尝试,不怕挫折,在每一次挑战中锤炼品格与能力。更重要的是,学会独立思考,保持真诚善良,珍惜身边良师益友”。
(经济管理学院党总支供稿)
粤ICP备10044478穗公网监备案证第44018301001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