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上午,广州华立科技职业学院在云浮校区文体楼8楼举行《素养筑基・烹燃未来 —— 职业生涯成长之职业素养培育》专题讲座。活动面向2025级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全体新生,旨在帮助学生树立专业认知、培育职业素养、明确成长路径。学校党委委员、校长助理张剑锋,教务处副处长李涛、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刘军根、生活学院院长李春洪,经管学院和生活学院教师代表参加。

讲座特邀中式烹调师一级/高级技师、原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东江学院副院长、广东省“一带一路”粤菜烹饪职业教育联盟秘书长严金明教授担任主讲,深入践行“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职教理念,为烹饪人才培养注入行业力量。

活动由生活学院教科研副主任付炎老师主持。他在开场中指出,不少新生存在“学烹饪只需练技能”的认知偏差,强调“技能+素养并重”才是职业发展的核心。付炎还介绍了严金明教授在烹饪教育与实践领域的丰富经验,为讲座奠定了专业基调。

校长助理张剑锋作活动致辞,他代表学校向严金明教授表示欢迎,并对2025级烹饪新生寄予厚望。他表示,职业教育的初心始终是“服务发展、促进就业”。作为粤菜文化的发源地,粤港澳大湾区亟需既掌握传承“粤菜技艺”匠心的传统技艺,又具备创新思维与管理能力的高素质烹饪人才。“烹饪不只是‘炒好一道菜’,更是要成为有素养、有匠心、有远见的行业传承者。”他还结合学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育人”的理念,指出本次讲座是新生“职业认知的启蒙课”,勉励同学们认真聆听、用心感悟,将职业素养培育融入未来学习实践,筑牢成长根基。

严金明教授以“粤港澳大湾区餐饮人才需求新格局与职业素养落地实践”为题,将职业素养具象化为可践行的行动指南。他提出,专业认同感是职业素养的核心驱动力——只有真正认可烹饪专业价值,才能主动提升综合能力,并结合珠三角餐饮企业实例,指出责任意识(如食品安全把控)、协作能力(后厨团队配合)与细节把控(菜品出品标准)是岗位必备素养。严教授还为学生规划了清晰的成长路径,鼓励大家通过“多阅读拓视野、多实践练技能、多参赛提水平”实现持续进步,并积极利用学校“岗课赛证”“师徒工坊”等培养机制,不断提升综合竞争力。

互动环节中,新生踊跃提问,问题涉及“职业素养如何日常培养”“技能瓶颈如何突破”等。严金明教授以“多看、多听、多练、多赛”八字建议回应素养培养问题;面对技能瓶颈,他鼓励学生转换学习角度,从擅长项目入手,逐步补齐短板。其回答既有理论高度,又贴近实际,引来阵阵掌声,坚定了同学们深耕烹饪领域的信心。

教务处副处长李涛在总结中高度评价讲座成效,认为这不仅是一堂职业启蒙课,更为学校烹饪专业“深化课程建设、推进实习就业、加强校企合作”注入了宝贵的行业智慧,是“协同育人、互惠共赢”理念的生动实践。他勉励同学们将讲座所学转化为实践动力,扎实筑牢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根基,以匠心追逐烹饪事业梦想。

活动尾声,生活学院李春洪院长对25级烹饪专业新生未来的学习和职业生涯提出展望。他表示,本次“素养筑基・烹燃未来”讲座活动,为学院烹饪教育打开了“对接行业、望向未来”的窗口。他表示,学院将持续以“培育高素质技能人才”为目标,在强化技艺训练的同时筑牢学生职业素养根基。下一步,学院还将筹备国际烹饪项目,助力学生适应连锁餐饮、文旅融合等新业态,真正肩负起“传承美食文化、推动行业发展”的责任使命。


此次讲座不仅为烹饪专业新生指明了“技能+素养”双提升的发展方向,也搭建起校园与行业对接的桥梁。未来,广州华立科技职业学院将继续深化产教融合,引入更多行业资源,为粤港澳大湾区餐饮产业输送更多具备匠心、素养与视野的优秀烹饪人才。
作者:付 炎
编辑:刘 广
审核:李春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