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开讲思政第一课

发布者:学院办公室发布时间:2025-11-08浏览次数:10


117日下午,我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廖俊杰教授在图书馆501室给电力与智能制造学院学生开讲以“建设教育强国·争做时代新人”为主题思政第一课。课程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主线,结合我国教育发展历程与职业教育实践,引导学生厚植家国情怀,立志成为新时代的栋梁之才。



廖俊杰校长首先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事业的辉煌成就。他指出,教育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教育发展从扫盲运动到“双一流”建设,教育经历了扫盲普及、恢复高考、新世纪扩招、新时代双一流与职教改革四大阶段,与国家“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进程同频共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将教育作为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不断推进科教兴国战略,确立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目标,体现了教育在民族复兴中的关键作用。在谈到职业教育时,校长重点解读了国家顶层设计。他引用《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落实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强调,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同等重要的教育类型,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毕业生占新增就业人口70%,制造业一线技术骨干80%来自高职,职业教育已成为教育强国的“半壁江山”,职业教育大有可为。在互动环节,他提出“作为高职生,你认为自己在教育强国中能扮演什么角色”等问题,引发学生深思。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青年寄语:“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鼓励学生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将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发展。



廖校长在最后总结时寄语,职业教育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基石,高职青年应秉持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爱岗敬业的职业态度,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征程中贡献“职教力量”。



课程结束后,学生们纷纷表示,将牢记校长嘱托,扎实学习技能,勇担时代使命,为教育强国建设注入青春动能。



撰稿:刘   燕

初审:伍揆祁

终审:廖良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