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和广东省职业教育发展政策为指引,依据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工作要求,以培养企业高素质数智化新工科人才为出发点,引入广州市增城区代表性汽车、摩托车产业企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构建工业机器人虚拟仿真业务场景,建立与企业“同步”数智化运营环境。打破现有工科专业边界、学科边界、学校与社会边界。融合企业运营、财务、供应链等相关元素,不断提升学生业务处理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及决策能力,解决高校数智化新工科人才培养中正面临的“场景稀缺(看不见)、岗位涉密(进不去)、方案实施(成本高)”等困境。培养适应产业升级转型所需的高素质数智化新工科人才。着眼于解决学生难以获取企业操作过程、企业机器人编程等高度敏感信息的困境,通过技术手段,抓取行业企业数据,供学生进行数据编程、分析决策。同时以真实企业事件,虚拟仿真机器人工作全过程场景,构建机器人上下料、焊接、喷漆涂装、打磨、码垛搬运实训项目,培养学生编程、运行和维护机器人、企业管理、风险管控等方面能力。
实训基地将产业链、数据链、技术链、商业链、工具链融合,围绕汽车车身制造四大工艺,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工作过程。涵盖上下料,焊接,喷漆涂装,打磨,以及码垛搬运这些岗位。仿真多岗位融合,将现代行业领先企业的运营管理业务流程和科学管理内容,通过“迁移”互联等方式,以新业态、新产业与新技术融合的节点、内容、特征为切入点,将先进技术嵌入智能逻辑,建立与企业“同步”的操作智能化流程,科学引导学习者模拟企业工作过程,建设可循环、可重演、可创新的工业机器人虚拟仿真实训基地。以研究院为平台,充分发挥校企双方人才力量,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企业发展解决实际问题,推进产业创新与应用研究相融合。同时依据企业发展规划合理调整专业教学计划,定向输出与企业岗位需求高度匹配、高度适切的高素质人才,推进人力资源与人才培养相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