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点效应

发布者:心理咨询中心发布时间:2025-06-19浏览次数:10


    分享另一个常见的心理现象——锚定效应(Anchoring Effect):

 

什么是锚定效应?

 

    指人们在做判断时,容易受第一印象(“锚点”)的影响,就像船被锚固定一样,后续的思考会围绕这个初始信息展开。

 

生活中的例子

 

    - 购物砍价:商家标价1000元的衣服,你砍价到500元会觉得“赚了”,但其实可能成本只有200元——标价就是锚点,让你默认价格该围绕1000元波动。

- 面试谈薪:候选人先提出期望薪资1.5万,面试官后续的议价往往不会低于这个数,反之若候选人先问“公司预算多少”,可能被压低薪资。

 

如何避免被影响?

 

    - 做决策时先独立思考客观信息,再参考他人给出的“锚点”;

- 遇到商家促销(如“原价2000,现价800”),可先查同类产品真实市场价,避免被虚高的“原价”锚定。

 

    锚定效应是一种心理现象,指在定量估测或决策过程中,人们会不自觉地受到最初获得的特定数值(锚点)的影响,从而导致后续的判断或决策偏离合理范围。

应用场景:

购物:商家通过设置较高的原价作为锚点,使得促销价格显得更加优惠,从而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

谈判:锚定效应可能导致双方在谈判中提出过高或过低的要求,影响谈判结果。

投资:投资者可能受到市场上某些极端价格的影响,从而做出不合理的投资决策。

影响:

   

锚定效应既可能带来积极影响,也可能导致消极影响。在购物时,它可以帮助消费者快速做出决策,但在投资和谈判中,可能导致不合理的决策。了解锚定效应有助于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更好地做出决策。“图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