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孤独症儿童关爱服务,解决孤独症儿童家庭“急难愁盼”问题,根据中国残联、教育部等七部门印发的《孤独症儿童关爱促进行动实施方案》要求;7月13日,中医药学院杏林星语突击队联合荔城街第二社工服务站。满怀热忱抵达增城金星村“爱同行”自闭症关怀会,开启为期7天的自闭症儿童关爱专项行动,旨在通过精心设计的互动体验,帮助“爱同行”自闭症关怀会的儿童缓解焦虑、心理干预、中医理疗、建立信任和个性化训练等,提高自闭症儿童融入集体环境的关键一步。
在活动筹备阶段,关怀会负责人向黄荣派老师、刘嘉楣老师、何丽明老师详细介绍了当前自闭症儿童的康复现状、核心需求及现有干预模式。心理咨询中心何丽明老师与“爱同行”负责人围绕孩子们的心理疏导、情绪调节、成长陪伴等议题深入交谈,共探关爱“星星的孩子”的专业路径。随后团队成员们在关怀会负责人的带领下熟悉环境,并与孩子们初次见面。
课程首日,志愿者们通过“趣味活动”拉近了与孩子们的距离。在中药贴画标本活动中,引用菊花、艾叶等常见中药材为“颜料”,引导孩子们触摸、观察药材,而中药贴画对自闭症儿童的帮助具多维度且针对性,通过触摸药材刺激触觉感知,提升感官敏感度。晚间通过“套圈圈”游戏,帮助孩子们逐步融入集体,瞄准、投掷的过程锻炼孩子们的手眼协调与专注力,而与志愿者的眼神交流、递接套圈等互动,减少孩子们对社交抵触,让他们感受被关注的温暖。
课程进行第二天,以简单的手工活动,尝试叩开孩子的心扉,拉近彼此距离。通过折纸过程中对步骤的记忆与模仿,锻炼了孩子们的专注力与逻辑思维;黏土的揉捏、塑形则增强了手部精细动作的协调性。因手工活动其具有视觉化、结构化、操作性强的特点,成为志愿者与这些特殊孩子建立连接的一个温和而有效的切入点。
通过两天的“破冰与适应”课程,志愿者们用耐心与热情化解了初见时的羞涩。现场一位家长感慨道:“看到孩子主动牵起志愿者的手,眼里闪着光,我们特别感动。”服务志愿者潘晓婷表示“看到小朋友开始尝试眼神回应、被动跟随集体活动,对规则和环境节奏产生适应性,为后续更深层次的社交互动与集体融入奠定坚实基础。
编辑:蔡思茵、胡雅轩
初审:黄荣派、刘嘉楣
复审:谢梓婷
终审:曾祥彪
粤ICP备10044478穗公网监备案证第44018301001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