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6日,华立职院“神农侠旅”突击队走进清远市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福堂镇的广地龙人工培育基地,深入了解名贵中药材广地龙的养殖与加工过程,领略现代科技对中医药产业的助推作用。
图1. 团队来到广地龙培育示范基地
广地龙系"广十味"道地药材之一,其药材基源为钜蚓科环毛蚓属的参环毛蚓,具显著"白颈"特征,主产于两广、海南等温暖地区。其清热定惊、通经活络的功效显著优于“沪地龙”等其他蚯蚓,临床用于治疗心脑血栓、高热惊厥、肺热咳喘等疾病。由于多年的滥捕,野生广地龙资源濒临枯竭,已列入省级重点保护动物名单,市场迫切需要人工养殖广地龙弥补缺口。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基地负责人、清远市福水泉农业有限公司的邓先生投资在福堂镇建立了广地龙人工培育基地,探索在大棚内高密度养殖广地龙的先进技术。
今天在邓总带领下,队员们首先参观了广地龙的养殖大棚。大棚内采用隔绝土壤的塑料膜铺成约1米宽的养殖床,养殖床上铺满了由牛粪、鸡粪等发酵而成的有机培养基,既能作为广地龙的食物,又能为其营造出松软透气的生活空间。邓总介绍,广地龙喜欢阴暗、潮湿、温暖的环境,忌水涝。大棚养殖可将温度、湿度都调控到最适宜广地龙生长的范围。
图2.队员们在邓总指导下捕捉广地龙
随后,队员们来到加工车间,了解了广地龙从鲜品到干制品的处理过程。广地龙经清洗后去内脏,洗净泥沙摊铺烘干,晴天晾晒或烘干房控温处理,数小时后制成干品,需及时干燥贮藏。
参观结束后,队员与基地负责人邓总展开了交流访谈。邓总分享了基地的发展历程、养殖技术创新以及市场前景。队员们也围绕养殖成本、销售渠道、环保措施、自然灾害等问题积极提问。
图3.队员们听邓总讲述创业历程
通过此次参观学习,队员们不仅了解了广地龙人工养殖产业,更生动地认识到现代科技和经营管理模式给偏远乡村地区带来的深刻变革,中医药行业必须赶上时代发展的趋势,积极引进和应用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从而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治疗保健需求同时,还能保障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编辑:连成城
初审:潘菽弢,郑秀丽
复审:谢梓婷
终审:曾祥彪
粤ICP备10044478穗公网监备案证第4401830100161号